欢迎访问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
学校主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媒体在线
媒体在线

【人民日报-人民号】智库圆桌会 |“大河流域下的城市文明”工作坊在南京召开

发表日期:2024-07-09  作者:  点击:[]

       630日,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发展研究院联合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主办的“大河流域下的城市文明”(Urban Civilization along the Great Rivers)工作坊专题会议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与《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联合承办,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江苏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许益军出席会议,南京农业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书记刘营军致辞。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冯淑怡主持会议开幕式与主题发言环节。

刘营军 致辞

       南京农业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书记刘营军表示,纵观世界主要文明的起源,皆发端于大江大河流域,历史上伟大的城市无不与河流相联系。遥望历史,中国大河文化创造了一个个中华文明的奇迹,伴生的城市则形成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城市文明。回到当下,大江大河和大河流域城市是世界观察和了解中国的一个独特窗口。面向未来,中国大江大河和大河流域城市将继续面向世界开展更具对话意义的文明互鉴,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走向未来。

冯淑怡 主持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冯淑怡指出,工作坊专题会议的目的在于以跨学科视角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大河文明的交流互鉴。以大江大河为纽带,大河流域城市共同构建“历史记忆”,讲述“共同叙事”,体验“现代表达”,让民众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中国方案”。

       论坛邀请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南京社会科学》《江海学刊》《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学术期刊杂志社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学术交流,为大河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贡献了专家智慧和智库力量。

曹劲松

       在主题发言环节,南京市社科联主席、南京社会科学院院长、《南京社会科学》主编曹劲松首先以《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文明形态》为题发言。他指出长江文化丰富悠久的历史文脉是长江流域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发掘并彰显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不仅为长江流域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注入精神力量,而且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树立起鲜明的中华文化现代标识和大河文明价值体系。因此,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就是要以其鲜明价值的指向汇聚共识、凝聚力量,在推进长江文化的繁荣发展中,结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新果实。

彼得·考克莱尼斯(Peter A. Coclanis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历史系讲席教授、全球研究中心主任彼得·考克莱尼斯(Peter A. Coclanis)以《河流与城市:使南北战争前南方经济的故事复杂化》(Rivers and Cities: Complicating the Story of the Antebellum Southern Economy)为题发言。他认为,与北方发达的铁路网带来的城市文明相比,南方除密西西比河沿岸拥有一定的运输前景,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建立起工业发展所需的交通优势。因此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夕,南方城市之间具有相当复杂的特殊关系,城市与交通之间的运行方式也损害了南方的长期发展。

孙竞昊

       针对中外两位专家的主题发言,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的孙竞昊教授作了精彩点评。他指出长江文明在生成中所展现的活力与张力充分说明了不同文明之间是可以互鉴交流的。不同文明间不仅要“求同存异”,更要“存同求异”。要建立一种超越简单性的规范,摒弃武断的二分法视角,才不至于落入传统与现代的对立。

马俊亚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马俊亚以《明清运河东移与苏北城市命途》为题发言。马教授从生态、经济视角观察苏北地区的水利建设对当地百姓生活产生的切身影响,认为苏北治河与别处运河治理成本不可同日而语。明清时期,两座泗州城的沉没便是例证。运河东移给苏北地区经济和生态均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明清时期的江南运河则多是正面影响。

路璐

       南京农业大学大运河农业文明分院副院长、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路璐教授以《漕运、水环境、遗产空间:中国大运河的三个时空剖面》为题发言。她以“时空连续体”(Space-time Continuty)为观察视角,选取漕运、水环境与遗产空间作为大运河时空连续体的三个剖面,进而将“中国大运河”这一时空连续体放入长时段的历史时间轴进行专题分析。漕运剖面显示出大运河巩固着“大一统”的物质基础、社会基础、政治格局及文化格局。水环境剖面显示了苏北地区的水环境历经了水系的打乱与变迁,水运交通重组,以及泥沙淤积与排水不畅导致湖泊新生与消亡的过程。遗产空间剖面则具有对过往历史的凝结意义,展现了历史意识延续到今天的历史实践,国家与社会都在为此行动。

张瑞胜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张瑞胜以《文明的冲突还是利益的瓜分?——以世界主要河流国家公园历史上的权力与冲突为中心的案例研究》为题发言。他从世界史角度观察主要河流沿线国家公园历史上的权利与冲突,认为全球国家公园中土著与“现代入侵者”的权力冲突具有六种形式:歧视隔离、占据空间、稀释权力、瓦解经济、腐败贿赂、西方介入。这说明理查德·格罗夫(Richard Grove)的“绿色帝国主义”(Green Imperialism )概念不仅仅是西方环保思想的独立产物,更是与殖民地土著文化和既有自然资源相互动的结果。

潘晟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潘晟教授分别点评了三位专家的精彩报告。他认为上述三篇报告,都重视从在地土著的视角去揭示被上层政治结构控制的运河对于人民利益的漠视以及影响,揭示了占据统治地位的利益集团借助位差和代差,对弱势利益主体的侵蚀与剥削。

许益军 圆桌会谈主持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许益军主持了接下来的圆桌会谈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历史、当下与张力:作为知识话语生成的河流与人类文明”主题展开了热烈且富有建设性的讨论。许益军强调,专家学者要结合自身学科背景,紧密围绕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以及本土自主知识话语体系的建构开展研究,为新时代文化使命积极贡献智识力量。

叶扬兵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叶扬兵指出,古代大运河主要承担着运输漕粮供应京师的重任,在巩固政权和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与此同时,它还日益发挥着商品运输的功能,只有同时把握古代大运河的漕运功能和商运功能,才能准确而全面地评估其影响。

潘清

       《江海学刊》副主编、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潘清认为,元代全面整修唐宋运河,开凿会通河等渠道,将之从扇形截弯取直,形成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这是中国运河体系结构性的变革。大运河的开凿是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远离的结果,也正是大运河定格了江南在全国经济大局中的重心地位。运河在交通中充分发挥了对接海运、形成河海联运的重要作用。元代的大运河不仅为明清两代的漕运做基础和铺垫,也是元代政治、经济中交互调节货运和人员往来的网络通道。

闫卫平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主任闫卫平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办刊情况。其中“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栏目,围绕大运河申遗、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主题刊发了众多专家的优秀文章。闫卫平通过阐释与会专家近期文章中的精彩观点,指出理论之树长青,在高质量推进长江文化和大运河文化建设的当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栏目愿意作为一个阐释大河流域下的城市文明的传播平台。

李明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明认为,当下对河流与人类文明的研究应该从多维视角进行创新和深化,如古今和中外对比、文化主体性和他者视角、整体性(将一个国家的河流作为整体)视角、全球史视角和人类文明史视角。

李欣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欣认为,河流在塑造人类文明特别是农业文明和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微观个体层面对水、河流与人类文明之间互动的感知体验正在变得愈加遥远和陌生。对此,可以通过强化河流、历史与现代生活的叙事关联性,加强营造滨水空间和节日氛围空间等途径,进一步促进水、河流与微观个体之间的互动。


来源:交汇点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笪颖 通讯员 李胜疆 张晶

编辑 刘丽

原文链接:https://www.peopleapp.com/rmharticle/30045764842






下一条:【光明日报】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来自第三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论坛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