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
学校主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荷两国移民群体城市住房问题研究
媒体在线
媒体在线

【交汇点新闻】共饮一江水,共谋“长江策”

发表日期:2024-12-17  作者:  点击:[]

       共住长江畔,共饮一江水。长江经济带天然一体、相亲相近,近年来,更是在协同创新中共谋发展。1215日,第四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南京举行。论坛由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联合主办,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谋长远发展之策,共筑生态文明之基,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出谋献策。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举足轻重。

       长江经济带多个城市创新发展水平提升明显,产业升级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河海大学校长郑金海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成效的同时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携手共同努力加以解决。近年来,河海大学围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热点问题和前沿科学问题,充分发挥研究团队的专业力量及社会服务功能,致力通过“聚智”“传智”,推动流域发展、破解流域难题,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的创新驱动作用显著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所长段学军与团队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能力的低水平区域逐渐减少,高水平区域开始由下游向中游和上游地区中心城市扩散,中游地区创新能力发展迅猛,武汉、长沙、南昌等城市创新发展水平提升明显。

       研究发现,在20102022年间,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在创新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等要素的优化配置上,各方面要素差距普遍缩小,一体化协同性增强。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创新产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发展最为成熟;中游城市群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进展显著;成渝、黔中和滇中城市群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交通网络化建设方面提升最大。

       在隆基绿能嘉兴基地,车间流水线上的业务骨干工人们有了自己的AI机器人“徒弟”,教机器人辨别瑕疵样本。这里,是目前全球光伏行业中唯一的“灯塔工厂”,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脱胎换骨,走向智能制造。处于长江经济带的嘉兴,通过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和科创金融改革示范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践行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方面创新示范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来源,同时也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建设高效、绿色、智能的产业体系。”段学军说,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其中,江苏工业转型质效,在创新领域遥遥领先,江西等中部省份工业转型质效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上持续扩大,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其中江苏、湖北在智能绿色领域取得突破;长江经济带多地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装备等特色产业集群,集群培育和品牌建设亮点纷呈,江苏“一枝独秀”,湖北、湖南、安徽不相上下。

       对照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堵点仍存。例如部分地区在创新投入上有所增加,但仍依赖传统的低附加值产业,对前沿技术的持续投入和研发突破有待提升。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的渗透率较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待提高,推动生产力升级和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动能有待加强。

       段学军建议,长江经济带以新技术深化应用为驱动路径,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区域内科技创新链与经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提升全链条协同效率。以中心城市为引领,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布局,构建更加高效、紧密的产业链和创新链生态。加强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以产学研合作为核心的协同创新网络,提升关键技术创新能力。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赋予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要求重庆在发挥“三个作用”上展现更大作为。重庆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保海说,重庆市社科界积极围绕长江经济带开展理论研究,在国家层面推出了研究成果20多项,开展省部级课题研究100多项,形成了一大批有分量、有质量的研究成果。接下来,重庆市社科界将继续强化“上游意识”,勇担“上游责任”,广架友谊桥梁,与沿江社科界拓宽合作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努力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献智献力。

       做好县域大文章,促进“后发地区”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

       郡县治,天下安。

       “区域经济振兴,基础层次在县;城乡融合发展,关键环节在县;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源头在县;现代短板补齐,重点难点在县。”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沈和感慨,县域经济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地位和作用,价值和意义非同一般。

       2023年,全国共有59个县市GDP超过1000亿元,其中长江经济带就占了36个,而江苏拥有21个。今年9月,备受关注的《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正式批复实施并公开。根据规划,长江经济带包括11个省(市)全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规定的长江流域其他8省(区、市)的相关县级行政区域,共计1173个县级行政区域。此举标志着,这个涉及全国19个省份、超千个县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了新的发展蓝图。

       俗话说:一个典型案例,胜过一沓文件。昆山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昆山是新世纪近20年中国百强县市持续领先发展的排头兵,也是新时代以高质量发展领航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的先行者。在沈和看来,昆山的产业创新不是一般意义的“弯道超车”,而是超越时代的“换道超车”。

       昆山在全国抢先冲进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新赛道,较早拥抱超越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子信息产业,着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积极打造世界级产业创新集群高地。目前,拥有制造业领域30个行业、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有8个大类,光电显示核心技术全球领先。深度服务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成为率先拥有超算、智算两大高能级算力基础设施的城市。积极促进高端人才集聚和产业创新集群良性循环。

       在昆山,2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50个特色园区,8个镇齐头并进,让城镇和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热土。

       “没有城镇和园区支撑,发展县域经济就是一句空话。”沈和认为,必须把依托城市群作为城镇建设主攻方向,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城镇建设重中之重。同时,必须突出重点,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园区发展机制,创新园区发展政策,提升园区发展功能,增创园区特色优势,打造园区创新发展高地。

       长江经济带是包含先发地区和后发地区的大区域。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认为,长江经济带不仅在先发地区,而且在大片的后发地区建立了多个中心城市,如西部地区的重庆、成都,中部地区的武汉、长沙、合肥等,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市化建设。后发地区可以县城为载体规划建设新城市,解决“无城可化”问题。中心城市创新资源向长江经济带转移科技创新成果,在长江经济带孵化并产业化,促使后发地区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在城市化建设中后发地区也会星星点点涌现一批新兴的中心城市,这些中心城市就成为区域发展极。

       以水资源要素激活区域经济要素潜力,长江经济带“一盘棋”协同发展

       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10周年。十年来,工程累计调水超过76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过1.85亿。南水北调工程联通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以水资源要素激活地区优势资源要素和经济要素的潜力。

       “构建国家水网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设计集团首席科学家钮新强表示,国家水网是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应在深入分析我国水安全形势基础上,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南水北调工程为骨干,以区域水网为补充,立足长远,科学构建国家水网,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为重要经济区、重要城市群、重要能源基地、粮食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就长江经济带而言,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谷树忠说,目前生态环保产业政策驱动性强,市场需求量大。环保产业目前全国从业企业年营收即达2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350万人。“就全国而言,推动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破解保护与发展矛盾的必然需要,也是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的迫切需要。就江苏而言,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也是将‘强富美高’新江苏从‘大写意’变成‘工笔画’的战略需要。”

       持续增强长江经济带的辐射力,区域联动拧成一股绳发力。实施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携手沪苏皖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产业链联盟投入实质性运行、共建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当前,以江苏为支点撬动的区域协同机制逐步完善。

       “长江经济带应进一步构建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在新动能培育上下更大功夫。”江苏省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国亮说,对于江苏而言,积极对接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支持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沿线城市与合肥、武汉、重庆等长江中上游城市联动创新,联合打造长江产业协同示范带,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同时,鼓励长三角区域在中上游地区利用当地市场和要素资源优势设立产业飞地和共建园区,支持中上游地区和城市群外围地区在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活动集中的长三角和中下游城市群核心城市设立科创飞地。“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着力服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改革创新,更大力度推出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务实管用成果。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社科联主席曲福田表示,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彻底摒弃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的老路,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促进资源要素自愿开放流动,把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编辑:李睿哲


原文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7615e05e4b03da919f55c67





上一条:【中国社会科学网】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思路
下一条:【新华网】第四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