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土地利用效率是衡量地区土地资源配置与优化程度的表征,城市群区域土地利用及配置将在政策影响下发生重构,土地利用效率的优化程度成为评估该政策绩效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此,梳理城市群设立与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关联机制,明确其内在作用机制及其空间分异显得尤为必要。该研究首先从城市群设立的政策路径出发,构建了城市群设立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围绕公共服务供给、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以及围绕地理、制度、经济差异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以国家级城市群规划编制的批复与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9—2020年全国24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城市群设立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最后基于3类作用途径的中介效应检验、基于“中心-外围”的多类型空间距离异质性效应检验进行了影响机制分析。研究发现:①城市群设立对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作用效果在国家级城市群设立后得到延续与加强。②国家级城市群设立对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存在公共服务供给、产业集聚、技术创新3类中介效应;在政策时点调整后仅存在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两类中介效应,且作用效果与国家级城市群设立一致。③国家级城市群对土地利用效率的促进作用随地理空间距离增加、制度距离的分割表现出增幅被略微抑制的空间异质性;在政策时点调整后该促进作用表现为仅随经济距离增加而被略微抑制的空间异质性。基于以上结论,提出进一步依托城市群资源调配加强区域公共投入,契合产业集聚与科技创新合理分配产业布局与分工协作,强化区域体制改革与一体化建设实现区域均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中介效应;双重差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