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荷两国移民群体城市住房问题研究
科研成果
专家建议

路璐、李明:彰显农耕文明 建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发表日期:2024-10-08  作者:  点击:[]

       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当前,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正在积极进行,应充分认识到农耕文明之于“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重要作用,系统性做好长江农耕文明的价值阐释与传播转化,为推进文化强国、农业强国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准确把握长江农耕文明的丰富内涵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孕育出的长江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博大精深。在长江文化公园建设中彰显长江农耕文明,既要坚持深入系统、客观全面,更要注重把握本质、突出重点。

       突出稻作文明为核心的文脉梳理。长江农耕文明应以稻作文明为核心,系统梳理其历史文脉并在公园空间建设中予以清晰呈现。长江流域被誉为“世界稻作之源”,其孕育的稻作文化在人类第一次农业革命史上具有独一地位,对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有重要贡献。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在清晰梳理长江农耕文明之历史文脉的基础上,重点聚焦长江稻作文化与黄河粟(麦)作文化的有效互动,从而进一步勾勒长江农耕文明史,厚植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历史文化底蕴。

       突出植根农耕文明的标识提炼。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聚焦其作为中华民族记忆场的符号空间,在“思”与“史”的辩证关系中提炼农耕文明标识。重点围绕勇于创新的农具标识、因地制宜的灌溉工具与技术标识、治水安澜的水利工程标识、善于总结的南方农业生产理论标识、城市文明的农业支撑标识等作深度挖掘与系统性转化,让其“活起来”“动起来”“火起来”。

       突出区域文化叙事的路径探索。长江农耕文明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从区域文化构成看,有源头的羌藏文化,上游的巴蜀文化、滇黔文化,中游的荆楚文化、湖湘文化、赣文化,下游的江淮文化、吴越文化。各区域文化共同构筑长江农业文明的整体。从民族构成看,长江流域有汉、土家、苗、彝、侗、藏、回、白、瑶、仡佬、纳西、羌等30多个民族。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可通过系统阐释长江流域各族、各区域人民共生共创共享故事,构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叙事路径。

       突出农耕文化遗产的基因提取。长江农耕文化遗产富集且价值极高,应深度挖掘与阐释其所蕴含的天地人“三才”理论、“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价值观、“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智慧以及“用养结合、地力常新”的生态系统论思维等。这些均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突出长江农耕文明的创新潜力。近代以来,“善创善成”的长江农耕文明在产业变迁中不断实现创新发展。水运方面,以民生公司为代表的近代轮船航运业发展使得长江航线成为近代中国“三大航线”中最繁盛的一条。商贸方面,大生纱厂、上海机器织布局等近代手工业企业的创办成为滋养农耕文明现代转型的重要萌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长江农耕文明转型的当代形态,展示着中国式现代化的长江范例,是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重要构成。

       四举措讲好长江农耕文明故事

       高质量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必须十分注重彰显长江农耕文明,全方位拓宽长江农耕文明的传承弘扬和创新转化路径。

       整合研究力量,提升长江农耕文明理论研究与价值阐释水平。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长江农耕文明研究平台。建立跨区域研究的联动机制,整合历史学、农学、文化遗产、新闻传播等跨学科研究团队,深入开展对长江农耕文明的理论阐释,深度挖掘长江农业文明的悠久历史与核心价值,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突出农业底色,构建长江特色农业文明传承与弘扬空间。突出农业文明底色,积极整合稻作类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构建长江稻作文明主题展示区。重视区域特色,如农耕文化遗产富集区的苏州可以整合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吴中传统水生蔬菜栽培系统、吴江蚕桑文化系统、吴江基塘农业系统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构建长江吴文化农业主题展示区。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在彰显水生产、水环境、水景观、水乡镇等“水文化”的基础上,将旅游元素、文化创意与沿江传统村落、特色小镇等相结合,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特色文旅融合功能区,塑造“水韵江苏·美好乡村”品牌。

       传播农耕文明,讲好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故事。在传播话语核心内容上,聚焦历史观、文明观、生态观三个重要价值维度,谱写长江在世界大河文明史中的璀璨名篇。坚持“顺势而为、逆势而变、乘势创新”的历史观,挖掘其所蕴含的“互融互通、多元一体、命运与共”的文明观,呈现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万物共生”的生态观。在传播话语形式上,通过举办“世界大河农耕文明交流会”“长江农耕文明国际研讨会”等活动,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对话,积极推动长江农耕文明故事的对外传播。

       强化数字赋能,加强长江农耕文明受众体验与场景建设。携手长江沿线相关文博机构,系统性整合沿线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数据,构筑数字化体验与场景构建的综合系统。重点围绕平台架构设计、深度数据挖掘、数智技术深度融合等核心要素协同推进,充分融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前沿技术,营造沉浸式场景体验,高水平打造一个跨越虚实界限、公众广泛参与的农耕文明展示体验学习平台。


(作者分别为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大运河农业文明分院副院长,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https://xh.xhby.net/pc/layout/202410/08/node_12.html#content_1375618





上一条:郭杰、赵国秀、易家林、欧名豪:新时期耕地资源系统保护路径思考
下一条:王胜: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