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日益凸显。人们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决定了农业功能的重要性并将成为经济内循环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向“生命农业”转型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资源环境未纳入生产目标,也未体现在福利函数中。事实上主流经济学关注的核心均是经济增长,谋求物质投入的最小化与经济财富的最大化。由二元结构理论的两分法所界定的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目标是加速农业产出和生产率的增长,与现代经济中其他部门增长相一致。二元结构理论认为农业应引进先进生产要素进行改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的农业出现了巨大进步,包括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设施化等。农业工业化成功解决了饥饿问题,但也引起了对于健康、公平、可持续的担忧。很多学者认为农业是一个工具性辅助部门,没有看到农业特有的非生产功能,例如生态、环境、美学等功能。农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决定了农业功能的重要性,并成为经济内循环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二是农业功能的公共性与外部性,意味着构建可交易的市场化机制,必须进入新的研究议程。
工业的逻辑特征是集中、大量与高效率,就是通常所说的流水线。农业的特征是分散、适量以及永续性。马斯洛把人类的社会需求分成五个层次,揭示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并补充了一个新的阶段——超越自我需求,就是返璞归真、天人合一。此基于这一点,可以提出农业重要性的假说:工业化的农场效率特别高,对营养或者说热量这些需求的边际效益会大幅度下降,后面将对人与人的关系给予了更多的需求,比方尊严、尊重、人和人之间的爱等等,乡愁寻根以体验村落文化、贴近自然而感悟生命真谛将成为未来需求侧的重要方向。所以从“产品农业”、“工业化农业”转变为“生命的农业”,从农业的经济功能转到农业的生态功能,即使是被认为所谓落后的传统农业也有不可替代的文化意义。传统农业得以维系的技艺、经验、口头传授与世代传承不仅可以表达为艺术,而且可以作为文化遗产具有社会价值,生命的农业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政治文化现象。生命农业是实现生存、自尊、自由三个基本价值不可替代的载体。
农业生态产品价值交易面临问题
农业的绿色发展、经济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或者生态化发展。但是生态(产品)交易面临的许多问题或难题。首先人格化问题。农耕文化中的传统技艺、民俗以及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行为主体具有不可分性,表现出人格化产权特性。第二是物格化问题。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产品特性,比如南橘北枳,不同生态景观、农耕文化与传承,因为资产专用性、地理专用性、空间依赖性表现出物格化产权特性。第三是相互性问题。一方面是多元素相互关联性,另一方面因审美与感悟表现出来的关联性,表现为功能属性不可分的产权特性,包括产权主体与产权客体不可分,功能属性与生产环境不可分,功能属性相互间不可分等,并在消费层面表现出公共性与外部性。
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三种交易途径
如何才能实现生态产品的有效交易?一是产品化交易。例如排污权交易、碳汇交易,可视为生态产品的替代性交易,称之为虚拟市场。二是品牌化交易。优良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可以借助地域品牌、生态品牌进行市场细分与直接交易而获得溢价收入。三是迂回型交易。农业景观、传统农艺、古村民俗,可以通过门票、住宿以及关联性产品销售获得溢价收益。但存在的不足是,这些交易方式只能部分实现有价值的功能属性,生态价值不可能市场出清,难以达成收入流的最大化。
探索农业生态产品物格化财产交易机制
由于农业功能属性的多样性与相互关联性,单个功能维度产品交易可能损伤整体功能,带来效率低下、租金耗散,需寻找生态产品的物格化财产交易机制。生态产品的功能特性与频谱资源特性有着十分接近的性质,可参考无线电频谱牌照拍卖机制,通过竞争性拍卖实现最高期望收益。具体市场交易机制设计上,可以基于农业生态功能进行分区,每一个生态功能区类似一个频谱牌照,可以采用同步频价多轮拍卖方案,最大化生态品潜在价值。总体来看,在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政府要开放市场、减少管制,强化自主选择、鼓励创新精神,提供机制和制度服务。
罗必良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