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场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刻领会政策内涵,切实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3月29日下午,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土地要素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智库沙龙在南京农业大学成功举办。沙龙邀请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事业单位五位专家围绕主题深入研讨。研究院院长、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冯淑怡教授主持会议。

黄延信
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巡视员黄延信研究员作《促进土地要素流动,必须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报告,通过分析农村发展落后的制度因素,探讨土地要素流动的本质与核心,提出在土地这个问题上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财产权益的必要性。

朱道林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朱道林教授作《农村土地要素配置与乡村振兴》报告,他在报告中,重点关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与农村究竟如何发展、如何发挥农村土地资源优势支撑乡村振兴等现实问题,提出合理发挥农村土地资源优势支撑乡村振兴的建议。

刘俊杰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地政策研究室处长刘俊杰研究员作《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报告,他分析了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指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贡献,并从政策角度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议。

朱冬亮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冬亮教授作《抛荒地复垦治理: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闽西北J县调查》报告,他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与涵义、政策路径选择、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等方面,讨论抛荒地复垦治理研究。

吴群
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吴群教授作《处理好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农民与土地关系》报告,他指出城乡二元走向融合,并细致梳理了目前城乡中农民与土地的五个关系,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冯淑怡 主持、会议总结
冯淑怡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具有政策导向性、历史思辨系统性、专业理论性、研究严谨性等特点,通过交流,与会人员就土地要素的流动如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一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为未来研究进一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服务政策需求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