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图片
5月8日下午,由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端稳中国饭碗:种业创新与粮食安全”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粮食安全与种业创新分享观点,为打好种业翻身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出谋划策。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曲福田院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冯淑怡主持研讨会。
曲福田 致辞
曲福田院长对参加研讨会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与感谢。他表示,在当前复杂动荡的国际环境下,粮食安全是中国在变局中保持战略定力的基础。其中,“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如何多措并举实现种业创新发展,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落实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战略的讲话精神中,应重点关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推进种业创新攻关、加快种业领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坚持种业自立自强与开放式创新并重,进一步推动我国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曲福田希望,通过研究与讨论,研讨会能够给推动种业创新、“端稳中国饭碗”带来更多的思想火花和清晰的行动路径。
冯淑怡 主持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六位专家围绕“种业创新与粮食安全”主题做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余欣荣
农业农村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作了题为《种业创新的挑战与机遇:绿色低碳转型与粮食安全》的报告。他认为,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创新成就斐然,但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耕地和水资源日趋不足、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粗放生产模式、农业劳动力供给日益短缺以及严峻的国际环境。当前,在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主体力量不断增强、国家支持种业创新力度空前和绿色低碳发展格局日渐形成等一系列新机遇的条件下,以绿色理念为指导,深入推动我国种业绿色技术创新和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万建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作了题为《强化种业科技创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报告。他认为,今后要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水平,种业是关键。当前,我国良种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不小差距,使得粮食供给的数量与质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尽管我国种业发展已取得一些成绩,但种业科技对粮食安全保障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对此,国家应该从布局科技重大项目、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多元化资金投入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四方面着手,不断强化我国种业科技创新。
程国强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程国强教授作了题为《新一轮全球粮食危机趋势与应对》的报告。他认为新一轮全球粮食危机的成因比较复杂,可以分为传统风险与非传统风险。受地区冲突、极端天气、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食物短缺的人数呈现连续数年增加的“堪忧趋势”,粮价新周期呈现出不稳定和不确定的特征。为应对新一轮粮食危机,我国应坚持粮食安全方针不动摇,系统谋划、综合施策,树立大食物观、大资源观、大农业观、大市场观,加强和完善国家食物安全综合保障体系,强化全球供应链建设。
俞卫东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俞卫东研究员作了题为《聚焦种业振兴,助力粮食安全》的报告。他立足江苏的粮食安全问题,认为江苏在种业发展中稳中求进,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日趋完善,创新能力和良种保供能力稳步提升,竞争力明显增强,监管治理不断规范。但在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需要充分认识全省种业发展的短板,如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不够、种业基础研究薄弱、育繁推脱节、部分种源依赖进口以及市场治理现代化能力不足等。基于此,江苏应制定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以种业振兴“五大工程”为重点,推动种业振兴行动落地落细。
沈 和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沈和作了题为《打好种业翻身仗需要四大突破》的报告,他认为种业是农业生产的起点、粮食安全的基石、农业现代化的“生命线”,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的种业在现代化起步阶段迎来了战略转折期和创新黄金期,想要打好这场翻身仗,需要紧密结合破解矛盾问题的实际需要,统筹谋划更加清晰、更可操作、更为可行的推进思路和关键举措。务求在种业创新企业化、种业经营规模化、种业战略国际化和种业监管法制化四个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形成新时代种业发展的新格局。
易福金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易福金作了题为《俄乌冲突对江苏粮食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的报告。他认为近期俄乌局势升级导致国际粮食、能源和农资价格飙涨,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外部环境变得日益复杂。江苏作为全国粮食产销大省,现阶段粮食总量供给充裕,但仍需要高度警惕农资价格大涨对夏秋粮食生产以及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同时,需要持续关注俄乌局势变化对全球和中国粮食市场扰动的中长期震荡效应,扎实做好相关应对预案,牢牢把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